歡迎來到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 | 自治區(qū)人社廳第一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職業(yè)技能培訓等級認定機構 網(wǎng)站地圖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2-02查看次
在眾多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里,中國人總覺得春節(jié)與吃聯(lián)系得最緊。許是因為天冷,懶得動彈,吃上暖暖的一鍋湯才是團圓的溫馨;或是因為辛苦了一年,短短的幾天假期是難得的放松機會,只有吃得好才算對得起自己。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今天,人們似乎還是習慣以“愛”為食材制成一道道美食去撫慰一個個漂泊的心靈……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美食小編為各位看客準備了《舌尖上的年味》系列,大家可以在美好的日子里,通過文字和圖片,細細體會中國人“年”的味道……
農(nóng)歷正月初六,又稱馬日,在這一天要送窮,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。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,各不相同。但寓意基本相同,都是在于送走窮鬼。反映了漢族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,送走舊日貧窮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(tǒng)心理。
這一天,家中主婦要把節(jié)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,謂之送窮鬼,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,叫做送窮神。
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(yè),而且要大放鞭炮,不亞于除夕的境況。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,因為12是6的二倍,這叫六六大順。
又傳說福神劉海是北京人,是個穿紅披綠的胖小子,民間流傳著劉海戲金蟾,步步釣金錢的俗語,其形象很受市民歡迎。正值本命年的男孩,以劉海打扮,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,誰搶到就算誰搶到了財神,被搶者叫扔掉窮鬼。如果兩位均值本命年者相遇,誰先搶到對方背后的小人誰吉利。也有用布制小包當窮鬼向外扔的,雙方背后均要背個小筐,先把小包投入對方背后筐中者為先扔窮鬼,吉利。今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項目狩獵即從扔窮鬼,搶財神游戲發(fā)展而來,惜此活動在遼寧尚有,而北京卻很少見到了。該日小販上街,因是馬日,家中應給扔窮男孩買“驢打滾”吃。
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推薦正月初六美食:驢打滾
驢打滾
驢打滾兒又叫豆面糕,是老北京著名的傳統(tǒng)小吃之一,成品紅、白、黃三色分明。因為最后的制作工序需要裹上黃豆面,就像郊野的野驢撒歡打滾兒時揚起的陣陣黃土,因此得名驢打滾兒。
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,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。另將黃豆炒熟后,軋成粉面。制作時將蒸熟發(fā)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,然后抹上赤豆沙餡(也可用紅糖)卷起來,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,撒上白糖就成了。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,層次分明,外表呈黃色,特點是香、甜、粘,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。又因其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,故稱豆面糕。
為什么稱“驢打滾”呢?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,制得后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,如郊野真驢打滾,揚起灰塵似的,故而得名。這一點連前人也發(fā)出疑問。《燕都小食品雜詠》中就說:“紅糖水餡巧安排,黃面成團豆里埋。何事群呼‘驢打滾’,稱名未免近詼諧。”還說:“黃豆粘米,蒸熟,裹以紅糖水餡,滾于炒豆面中,置盤上售之,取名‘驢打滾’真不可思議之稱也。”
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為你送上十足的年味,讓你每一天都體會不一樣的風俗!
廣西華南烹飪發(fā)揮職教優(yōu)勢 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
傳承非遺技藝 展示壯鄉(xiāng)美食 | 中式烹調專業(yè)